公告:
None
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 最新成果 >> 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 大力发展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农业

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 大力发展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农业
文章来源:      时间:2013-09-22 15:07:10      浏览次数:
 

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 大力发展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农业
——关于推进广西农业现代化的建议

广西日报  2011-09-01  陈锡文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西创造了全新的发展局面,迎来了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最突出的发展成就,在此表示衷心的祝贺。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已经对“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科学和全面的部署,对今年的工作也进行了具体安排。在此,就广西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进一步统一全区思想,加强对农业现代化特殊重要性的认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由于投入多、见效慢、比较效益低等原因,不少地方对农业,尤其是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致于本世纪初出现了粮食生产的滑坡。针对当时的严峻形势,自2004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8个指导农村改革发展的一号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连续4年达到1万亿斤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但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保持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还在加大。为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同时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要求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我觉得,对广西而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不仅是贯彻中央精神和落实中央部署的要求,更是广西自身走科学发展道路的迫切需要。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打造广西优势产业群的必然要求

  广西农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非常独特的自然资源,形成了几个特色非常明显、市场潜力非常大的特色产业,糖料蔗、蚕茧、木薯等几个行业的优势已经开始体现出来。在全国蔬菜供给压力明显加大的背景下,作为全国最大的冬菜生产基地,广西的优势也开始显现出来。广西的冬季马铃薯发展潜力非常大,如能充分挖掘生产和加工潜力,可以使广西农业实现新的突破。此外,柑桔、香蕉、双季葡萄、食用菌、中草药、茶叶、水牛、对虾、罗非鱼等行业也居全国前列,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在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产品供给压力不断加大,农产品价格开始向合理区间调整的背景下,如果广西能立足国际国内市场分工,抓住机遇迅速壮大特色农业,完全有可能占据独特的市场地位,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富民强桂战略的重要途径

  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收入占48%。在广西,这个比重会更高一些,2009年为60%。广西2010年的农业生产总值为1670.4亿元,尽管只占广西生产总值的17.58%,但广西的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乡村人口数仍占60%。解决好了农业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解决了广西的民生问题。2010年广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4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4.1%。由于今年糖料、生猪、水产品、茶叶等农产品形势较好,估计广西农民纯收入水平有望突破5000元。要实现“强桂”,当然主要靠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而要实现“富民”,广西在相当长时期内、在相当大程度上要靠推进农业现代化。对广西而言,要开创“富民强桂”新局面,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必由之路。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广西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监测调查结果,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73元,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差距还比较大。“十一五”期间,广西安排扶贫资金78.53亿元,对4060个贫困村和连片特殊特困区域进行了综合治理,170万农村人口脱贫,扶贫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广西是一个贫困人口比较多的省份。新十年的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已经下发,不久中央还将召开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新时期的扶贫攻坚战即将打响。在扶贫工作重点县,家庭性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4%,广西的这个比重可能更高。因此,开展“535”扶贫攻坚战、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通过大力挖掘种植业领域的潜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健康养殖拓展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空间,仍然是广西推进扶贫开发的主要途径。

  (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生态广西的首要任务

  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将越来越突出,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都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决定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进行了专门部署。在2009年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广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37个百分点,为我国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事实上,除了林业以外,种植业的生态功能也非常明显。这几年,国际上关于农业多功能性的呼声越来越多,很重要的,就是因为农业生态功能显得越来越突出。

  (五)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广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场深刻变革。为实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五个坚持”,每一个“坚持”都离不开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也是对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在201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要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虽然广西是后发展地区,但不能后科学发展。在推动农业科学发展方面,广西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严格保护耕地、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健康养殖、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推进农业科技体系改革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尤其是在农业科技改革与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做好了,不仅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会上一个新台阶,对广西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努力寻求新的突破口,力争广西农业登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市场需求约束明显放松,供不足需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农业已经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补贴、高价格”的时代,各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已经高度一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财力的加强,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还将不断加大,今年中央的“三农”支出将超过1万亿元,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外部环境将明显改善。与一些较发达的地方相比,广西的农业开发还不够充分,发展潜力还非常大,完全有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较大的新突破。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广西农业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即通过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实现强基固本,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新突破。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产销平衡区,广西的粮食生产近年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态势。从其他地方的总体情况看,在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以后,很容易出现粮食生产滑坡的局面,这也导致了我国历史上久已形成的“南粮北运”格局转变为目前的“北粮南运”。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千万亩超级稻示范推广行动计划”和粮食高产创建,广西的粮食生产实现了稳定发展。在2010年发生大旱的情况下,产量仍然达到1412.3万吨。目前,广西的经济已经进入快车道,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压力明显加大,这也是广西农业发展今后面临的一大挑战。如果走出一条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基础上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对于探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大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和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力度,确保广西“十二五”期间建设50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00万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吨以上的任务能够圆满完成。

  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广西的发展潜力更大,发展活力更足,如果能够抢抓机遇,有可能在特色农业方面占据领先地位。我觉得以下几个领域可以做出大文章:

  一是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广西的森林面积为2.06亿亩,人均林地面积为5亩,是人均耕地面积的3.3倍。自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广西林业的发展活力大为增强。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好,广西的林木生长速度快,在发展商品林方面潜力很大。2010年,广西的木材产量达到963.6万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一。建议在加强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规范林地和林木流转制度、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发展商品林的积极性。从其他省份的实践来看,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广西在这个方面可以进行更多的探索,引导农民像经营耕地那样经营林地,努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二是大力开发冬季农业。由于光温水气等条件较好,广西不少耕地一年可以种植三茬作物。只要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广西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可以增加2000万亩以上,接近现有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由于广西的冬季农作物在大田中天然生长,在发展冬季叶菜、马铃薯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可以借鉴海南的经验,大幅度提升广西冬季农业品牌,将目前最大的冬季蔬菜基地做成最强的冬季蔬菜基地。

  三是提升糖料蔗行业。目前,我国糖料的供给缺口还比较大,不愁市场销路,销售价格呈现出上涨态势。广西的糖料蔗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在全国糖料行业占主导地位。下一步,可以在发展适合区情的机械工业体系、提高单产、综合利用蔗渣、完善食糖储备制度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大幅度提升广西糖料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此外,要继续加大对水果业、蚕茧、木薯、茶叶、中草药、生猪、奶水牛、水产等行业的支持力度,保持这些行业的特色优势。

  (二)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

  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一家一户势单力薄,很难抵御这双重风险,而且单个农户存在大量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经济的事情。不论是在美国、加拿大等新大陆国家,还是日本、法国等传统农业国家,90%以上的农户都加入了合作社。可见,农民合作社是当今世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广泛受到农民欢迎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数量巨大的农民需要进入越来越开放的大市场,农村传统的组织构架无法带领农民跨越他们与日益全球化的大市场之间的鸿沟。因此,构建能够带领他们闯大市场的新的外向性经济组织体系,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任务。近年各地的探索实践表明,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很好地构建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能否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育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能否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由此明确提出了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奠定了必要的法律基础,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但总体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不少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仍然远远不够。

  近年来,广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据了解,广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7000多家,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日益体现出来。但全国目前已有44.6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浙江、江苏、四川等在这方面搞得比较好的地方相比,发展潜力还非常大。在目前支持政策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广西可以自己先行探索,要力争“十二五”期间,使多数从事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户能够加入到专业合作社中去。同时,要加强管理、指导和服务,引导合作社规范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合作社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构建一体化产业体系

  发达国家农业的经营型态基本上已实现了农工商一体化。这一经营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大量农产品季节性市场风险大、容易腐烂的问题,而且能够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广西在农业的“接二(产)连三(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截至2010年底,广西共有产业化经营组织21043个,龙头企业1514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948亿元。目前,广西已经实现了每个优势产业都有一批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但由于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相对薄弱,龙头企业总体上实力不够强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还不够、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不够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象仍然比较明显,这是广西特色农业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在广西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农业产业化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下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我觉得重点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围绕重点产业和骨干产品培植一批龙头企业。落实广西“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建设重点龙头企业梯队,突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流通。一方面,要努力打造出5个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20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是形成品牌优势、增强带动力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大的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一批相关产业,使得农产品加工流通朝着集群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形成区域整体优势的重要基础。

  二是解决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对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问题,近年反映的比较多。我觉得,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是国家支持龙头企业的前提条件。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给龙头企业,尤其是糖料、木材、畜禽、油料等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在市场形势好的时候要给农民应有的价格,在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不能将风险都转嫁给农民。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尽可能提高农民群体的发言权。

  三是支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加工业流通企业。对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考察表明,他们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很多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办的,有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兴办了自己的超市。这样的最大好处是将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能够最大限度地返还农民。现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上是非农业领域的工商资本兴办的,很容易出现与农民脱节的问题。今后,应当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优惠政策,可以向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倾斜。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挑战。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社会也高度关注。一个食品安全事件,往往会给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带来沉重打击,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

  近年来,广西的食品安全控制工作做得非常好,没有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但以预防为主是食品安全控制的基本原则,而且广西是边境地区,外来动植物疫病很容易传染进来,对这一重要的民生问题,始终需要高度重视。目前,广西已经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对这一工作进行了部署,关键在于落实各项措施,强化生产、储运、销售等环节的全程监管,确保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不出问题。

  三、不断改善农业发展条件,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我国农产品综合消费水平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我国自身的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我国确实进入了必须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经过长期的改革发展,我国总体上也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觉得,广西在经济开始“大起飞”、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之际,非常有必要也有条件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加强强农惠农力度,稳定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改善农业发展条件,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良好条件。我个人觉得,广西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

  长期的实践表明,家庭承包经营权越稳定,农民的预期就越稳定,土地资源就越能得到优化配置,农业生产潜力就越能得到充分发挥。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比率在快速提高。确实,在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和“三个不得”(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要求下进行的土地流转,对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有利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地方也出现了超越发展阶段人为推动土地集中、工商企业直接到农村长时间大规模租赁农民承包土地、粮田流转后大规模非粮化等现象,短期内可能提高了农业的经营效率,但损害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远基础和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

  广西农民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于承包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和前提。我觉得,广西应当按中央的要求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加快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方面进行一些新的探索,建立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流转的各种服务平台。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合法的财产权益。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应依法享有城镇政府提供的相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应要求农民以交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代价。

  (二)加强改善农业物质生产条件

  一是进一步健全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建设用地的需求会大量增加。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满足建设的需要,同时也要强化用途管制,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二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水利改革发展进行了专门部署,此后又召开了高规格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落实文件和会议精神,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广西的农业生产条件。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仅靠国家投入是不够的,还应当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生产和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抓住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有利时机,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调动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是制约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据我了解,如果广西甘蔗种植的机械化能够实现新的突破,甘蔗业的发展水平会大为提高。可以考虑结合广西的区情,选择水稻、甘蔗等几个行业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三)推进农业科技体系改革发展

  2011年,中央选择了水利这个题目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门部署。鉴于目前农业科技体系明显不适应建设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各地对此的反映也比较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我们组织的调研表明,广西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仍然比较薄弱,可在推进农业科技体系改革发展方面进行一些前期探索和准备。我个人认为,在改善农业基层技术推广机构的设施条件、吸引和留住人才、建立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促进农科教结合等方面采取一些较大的实质性动作,是确保农业科技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效果的重要举措。

  (四)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问题,中央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金融支农不足,仍然是各地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调研表明,广西的这一问题也非常明显。金融支农服务能否到位,对广西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都具有很大影响。

  根据吴邦国委员长的批示精神,我们也就田东县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试点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和协调。据了解,田东县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将被列入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项目,这也是人民银行目前同意的惟一列入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项目。广西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夺得先机,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方面迈出较大步伐。

  建立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是加强金融支农服务的基础。广西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发展以县为单位的社区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农村信用担保,健全农业保险制度等内容,我都赞同。广西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搞信用合作,我觉得这是一个亮点。从日本情况来看,只有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才是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广西可以在与金融部门沟通后,进行专门探索。

  (五)在对外农业合作方面迈出大步伐

  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农业一方面会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但另一方面也会获得更多的对外合作机会。如何着眼长远,科学把握,趋利避害,对广西农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决定性影响。

  一是加强跨国合作,形成独特优势。东盟国家在水果、蔬菜等方面的结构与广西相似,发展热带水果等行业的自然条件很好。在部分行业和领域,不可避免地与我国广西、云南、海南等地方产生竞争关系。要加强与这些国家的沟通合作,建立跨国界的区域合作机制,力争变竞争关系为合作共赢关系。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合理分工,准确定位发展各自的特色,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

  二是努力突破非关税壁垒,进一步拓展出口市场。目前东盟国家的非关税壁垒对广西的农产品出口形成了明显制约,在国家层面要加强与东盟有关国家的磋商,尽可能减少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同时,要提高出口的组织化程度,避免相互间恶性竞争;提高适应国际标准的能力,完善对外营销体系;要大力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减少进出口过程中的损失。利用北部湾港口运输便利、海运成本低的优势,在继续深化开拓东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东南亚及日、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市场。由涉外企业联合设立风险基金,共同抵御外部风险。

  三是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对外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平台作用日益体现。据统计,“十一五”时期“两会”广西与外商签订的境外合作项目721个,协议总投资额达314.93亿美元;农业利用外资项目90多个,总投资9.47亿美元,引进区外境内农业合作项目1150多个,资金400多亿元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农业开发潜力还非常大,广西可以利用区位优势,采取合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形式,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东盟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原料基地,在农业“走出去”方面迈出较大步伐。建设招商引资新平台,重点加快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发挥其对广西农业的带动作用。